焦點話題
HOROGUIDES
15 MAY. 2025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HOROGUIDES
15 MAY. 2025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在一個略帶微涼的午後,我們於台北與 Horologer MING 執行長 Praneeth Raj Singh 展開專訪。此行不僅是品牌首次在台灣舉辦實體展示,更標誌著其正式布局本地市場的開始。身為品牌共同創辦人與營運負責人,Praneeth 此次親自介紹多款重點錶款,包括榮獲 GPHG 最佳運動錶獎項的 37.09 Bluefin、展現極簡工藝語言的 37.02 Ghost,以及以立體結構與視覺層次見長的 29.01 Worldtimer,皆充分體現 MING 對材質應用、光影設計與結構創新的持續探索。他進一步說明各錶款的設計邏輯與製作挑戰,並分享品牌如何憑藉清晰定位與高辨識度,於全球藏家圈建立影響力。從限量策略到市場回饋,MING 以高度自主節奏成為近年矚目的獨立製錶品牌。

 

以下為本次專訪摘要,重點聚焦於 MING 的設計理念、代表作特徵、技術挑戰與未來發展策略。執行長 Praneeth Raj Singh 分享品牌如何在全球市場中建立清晰辨識度,並持續推動成長。

 

Q:MING 腕錶總是給人一種未來感與高辨識度,你們如何定義品牌的設計語言?

A:要定義 MING 的設計語言並不容易。我們內部常說,好設計具備共通性,但卻難以用語言明確界定。對我們而言,理想的設計是: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只錶,就能認出它來自 MING。這是我們始終努力的方向。

 

我們以「放射性平衡」作為核心原則,即便錶盤設計並非完全對稱,整體構圖仍必須視覺平衡。錶盤就像攝影作品,不能過於單調,也不能雜亂無章,而是需要一種視覺張力與協調感兼具的美感。我們也追求所謂「即時衝擊力」,讓人在第一次看到時就留下深刻印象;但更重要的是,這只錶即使在佩戴半年、一年後,仍能帶來喜悅與新的細節發現。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MING 錶款設計追求高辨識度與「放射性平衡」,即使遠距離觀看亦能一眼認出品牌風格。

Q:你們曾提到每只 MING 錶都有三種「面貌」,可以為我們解釋這個概念嗎?

A:我們稱之為「三階段視覺變化」。第一階段是白天佩戴時的樣貌,也就是錶款最直觀、最容易辨識的設計語言;第二階段則是夜間,我們大量使用 Super-LumiNova 夜光塗料,像 Ghost 錶款到了夜晚會發出藍光,整體氛圍截然不同;第三階段我們稱為「反轉感」,這是一種藉由藍寶石鏡面與光影互動創造的視覺反差效果。在特定角度下,亮暗區域會產生互換,甚至讓人誤以為是完全不同的錶款,這也是我們希望帶給藏家的驚喜。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Ghost 白天為銀白視覺,夜晚則因夜光塗料發出藍光,展現「三階段視覺」的魔幻轉變。

Q:你們怎麼看待 37.02 在品牌中的定位?

A:37.02 是 MING 品牌邁入新階段的重要作品。它不只是產品,也是對我們過去七年經驗的總結——包含錯誤、修正、學習與進步。至今我們已出貨超過 15,000 只腕錶,並擁有遍佈全球的收藏家社群。

 

這款作品來自我們在瑞士設立的新設施,由團隊首位全職製錶師負責組裝,也是 Ghost 系列的代表作之一。37.02 同時也是 2017 年首款 17.01 的精神延續,作為一款日常佩戴機械錶,它簡潔、耐用,操作與保養都極為直覺,無論是對入門玩家還是資深藏家,都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MING 37.02 承襲品牌創立初衷,以極簡與堅實的工藝精神打造理想入門款。

Q:Bluefin 是一款設計特別的潛水錶,為什麼選擇旋轉錶盤而非傳統錶圈?

A:Bluefin 的設計起點是「輕量潛水錶」,我們希望打造一款適合多數人手腕的38毫米作品。若使用外部錶圈,整體錶殼比例會顯得過小,為了兼顧尺寸與視覺,我們選擇內旋結構,並進一步挑戰傳統——讓整個錶盤旋轉,而非僅僅是內圈。

 

這樣的設計除了在操作上更具互動感,也創造出與眾不同的視覺體驗。很多第一次看到的藏家會需要幾秒才意識到整個錶盤在旋轉,這種與佩戴者之間建立的新互動方式,就是我們希望帶來的驚喜與新鮮感。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Bluefin 以旋轉錶盤取代傳統錶圈,開創潛水錶佩戴與操作的嶄新體驗。

Q:從技術面來看,要實現旋轉錶盤有哪些挑戰?

A:最大挑戰在於跨界技術整合。旋轉錶盤本質上是機芯的一部分,但卻需由錶殼供應商製作。兩者對於精密公差、製程邏輯完全不同,我們必須在設計、測試與生產過程中反覆調整,找到技術上的平衡點。

 

此外,Bluefin 的錶盤還整合金屬化處理、夜光層與雷射雕刻等工藝,在保持結構可旋轉的前提下,確保每層細節的視覺與功能一致性,這也是整個專案最具挑戰之處。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結合金屬化、雷雕與夜光技術的旋轉錶盤,是 Bluefin 最精密的核心挑戰。

Q:MING 的世界時腕錶具備高度視覺層次,如何兼顧設計美學與閱讀性?

A:這是一個必須不斷修正與嘗試的過程。29.01 Worldtimer 是我們的第二款世界時作品,第一代作品曾被反映字體偏小,閱讀不易。因此,我們針對新版進行超過 20 次細節微調,從字體比例、線條粗細到排版結構,都做了重新設計。

 

我們也考量到這是一款長時間會處於持續旋轉狀態的腕錶,因此在視覺與資訊傳達之間的權衡更為關鍵。透過反覆測試,我們確保設計張力與閱讀實用性能夠並存。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29.01 Worldtimer 優化錶盤排布與字體,兼顧世界時資訊呈現與設計感。

Q:MING如何在簡約與複雜之間取得平衡?

A:我們的設計從不追求表面上的系列平衡,而是從每一個創意出發,回推可行性。我們的內部設計牆上隨時有 60 到 70 款草圖與構想,每季會回頭檢視,決定是否進入下一階段。

 

我們並不受限於現有設備,只要有合適的合作夥伴、有機會挑戰新技術,我們就會嘗試。這讓 MING 的每一款作品,即使在視覺語言上各異其趣,仍能維持一貫的品牌精神與風格核心。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MING 設計流程以創意為核心,不預設比例與分類,保有品牌風格的靈活性。

Q:是否可以跟我們分享今年即將推出的新作。

A:我們即將推出首款定價在 10,000 瑞郎以下的計時碼錶,搭配全新錶殼系列與前所未見的細節設計。同時也會推出搭載 AGENHOR 機芯的第三款計時碼錶,是我們 20.01 系列的一部分。這次會首度採用我們開發近兩年的全新錶盤技術,目前已完成原型,預計兩個月後正式發表。 新一代計時碼錶將延續 MING 在 20.01 系列上的創新表現,並提升可及性。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新一代計時碼錶將延續 MING 在 20.01 系列上的創新表現,並提升可及性。

Q:MING 正式進入台灣市場,為何選擇與 Swiss Prestige 合作?

A:我們挑選零售夥伴時最重視的是顧客體驗。對我們而言,手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種期待與享受的象徵。Swiss Prestige 是我們透過 MB&F 創辦人 Max 介紹認識的合作夥伴,她對獨立製錶有深入理解,並能將我們的品牌理念清楚地傳遞給台灣藏家。

 

我們視她為 MING 品牌家族的延伸,她所經營的通路能提供與我們官方線上平台相同品質的顧客服務與體驗,這也是我們願意合作的重要原因。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MING 與 Swiss Prestige 攜手合作,拓展亞洲市場,將品牌理念延伸至在地體驗。 

MING - MING - 3709B - 專訪獨立製錶品牌 Horologer MING執行長,深度解析設計理念與品牌發展

左:Swiss Prestige 葳鑠主理人沈曉慧(Lori Shen),被譽為「台灣獨立製錶教母」,致力於推廣獨立製錶品牌,深耕台灣市場二十餘年。 右為受訪者:Praneeth Raj Singh,Horologer MING 執行長,畢業於美國德雷克大學精算與財務系,現居杜拜,負責品牌營運與策略推動。
文章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TOP100A
TOP